*好朋友的第二本書......
名人熊怡凱(小熊)是我們蘇家在網路上認識的好朋友,說起來好像有點"不良示範",因為我們都是以"不要太相信網路的人"的姿態來叮嚀自己的小孩。記得有好幾次,以誠以琳一邊享受著吃小熊教我做的食物,一邊理性的問我: 媽媽,你確定有小熊這個人嗎? 你確定她真的就是"她"嗎? 媽媽你還是小心一點.....
好幾次我都這樣回答他們: 嗯,謝謝提醒。
後來,我說: 好,我去問她。
結果,我真的這樣去問她: 小熊,我家小孩問你是真的假的。
小熊說,她是真的!!!!!!
後來,我們看到了小熊她得了這個獎那個獎,上報上電視上廣播電台接受訪問,多了許多響叮噹的頭銜,我們也很有"於有榮焉"的錯覺,雖然說小熊她成名跟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~
(到是我們蘇家部落格沾了光,每回她在她的格子提到我們,我們家的人氣馬上往上衝衝衝~)
小熊出第二本書了。
很開心呢~
讀完書後,我寫了一篇讀後心得,本來以為三句話就說完了,沒想到卻一點兩點這樣落落長地寫下去了,但誰叫我們是好朋友ㄌㄟ,(哈~)
好,以下是讀後心得
(如果,您是我們蘇家的好朋友,請不要略過這篇,請仔細讀,要不然我會傷心.........)(人家花那麼多時間了說.....)
以下,真的是讀後心得:
小熊:
其實書好早就讀完了,也一直想要寫篇”讀後感言”之類的,但卻拖拖拖,拖到昨晚居然睡不著,你說誇不誇張
“我恨炸魚薯條”是你的第二本書,跟第一本”真食味”很像又很不像。來,我列點舉例說明演練假裝有學問一下:
1. 題目
(這不是廢話嗎? 一個才三個字另一個卻落落長) (所以很不像啊,哈)(但是你不覺得兩個題目都很小熊嗎?一個俏皮,一個溫馨)(也對,感覺就是”落差”很大,很像小熊的作風……逃~)
2.作者
(笑死人啦,作者哪會不一樣?) (沒錯,兩本的作者確實是小熊,如假包換,但是第一本你看到一個小熊,第二本裡有兩個小熊) (怎說?) (好,看下一點)
3.內容
(兩本書,當然不一樣)(但是一樣的是小熊說故事……..以下,不再”兩個人”說話了,要認真點..)
讀”真食味”就好像是跟小熊坐在靠窗的軟軟沙發上,看著她一頁頁翻著相本,聽她一張張說著故事…..好多次,我們也會跟著陷入自己的回憶裡。故事溫馨動人,大家還擦著眼淚的同時,小熊就變出美美的食物,笑咪咪地說: 來,我剛說的就是這個,吃吧。讀著”真食味”有兩種讀法,一種是一口氣吃完,小心可能會失眠喔但保證絕對不會拉肚子。另一種讀法則是很有節制的一篇一篇細嚼慢嚥,跟著小熊一起呼…….吸……..呼……..吸,你將會發現,被附予了生命的食物,其真實味道竟是如此的”餘味繞樑”。
讀”我恨炸魚薯條”就好像是跟著小熊出去玩了,她是導遊,認真負責的那種。真的好認真,我彷彿看到她到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部(ß-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圖書部,這樣寫感覺比較厲害,哈哈哈),檢視著滿桌被她敞開肚腹的人文歷史地理,仔細端詳考究,像寫論文一樣。
認真的導遊,沒有拿麥克風,也沒有拿小旗子,帶我們去英國的東南,西南,北部跟西北。導遊告訴我們生茶葉有哪七個等級,威士忌有哪七個製作步驟,米其林跟分子廚藝的金字塔有多輝煌,導遊帶我們去百貨公司,去市集,去B&B,去Pub……..還有導遊帶我們去吃”好好吃,一定要試”,跟”這個不好吃,隨便你要不要試”,並叮嚀我們在英國吃美美的傳統下午茶時要注意什麼細節,還有導遊也說故事,例如”The Orchard”的醉眼朦朧,還有離了英國就不一樣的思鄉叉燒包…….。
我想,如果有誰要去英國或玩或生活,我會大大的推薦這本書。我若是旅行社或留學遊學公司的負責人,一定會將這本書放在開放書架最明顯處,打個折扣半買半相送給每一位有心想去英國看看的人。
認真的”導遊小熊”,在這本書裡到處都看得到。
另一個身份,就是最熟悉最親切的”朋友小熊”。找”朋友小熊”,不用等她下班喔~
找”我”或”我們”這兩個字就可以看到”朋友小熊”了!!!!!!
舉個例子吧:
請複習一下第35頁,在那裏導遊小熊說的"肥鴨餐廳”的故事真是精彩有趣,但從36頁第第一行的”我們”出現開始,直到第39頁這一整篇(第三篇)的結束,其每個字的一撇一捺,甚至連每個逗點句點都將書裡的每個情境給3D了起來。
下一個”我們”,在巴羅市場的第44頁到49頁。然後是中國餐廳的第55頁到57頁……..。
“我恨炸魚薯條”裡的每一篇都有導遊小熊,也有朋友小熊,公平的各占一半。(有時候還楚河漢界哩~) 導遊小熊令我尊敬,我若有幸參加她的團,我會刻意隔兩三個人微笑地看著她,說不定還會起身讓座。那朋友小熊呢,哈,小熊我要跟你手牽手坐隔壁啦…..
雖然書裡小熊沒有提到那個我們的”們”指的是誰,但我想大家都猜得到吧~~^^
以上是讀後感言。
不過喔,我說,小熊你部落格的故事加食譜什麼時候才會結集出版啦………抄得手有夠酸的啦……..
又,有回我拿著筆坐在沙發讀著你這本書,兒子以誠問:你在讀Ikea的書啊?
我答: 不是Ikea,是Ikai的書。
大字不識幾個的兒子與女兒都拿去翻了翻…
他們都一致感覺:這本書的整個感覺跟真食味一樣很有感覺喔…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