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尼蘇臉書分享說:
我們花了半天多的時間造訪了墨爾本舊監獄和看守所,
監獄..
看守所
實際去體會了一群人被關在一間小房間的感覺。
我們付了錢然後就被一名凶巴巴的女警官把我們當成犯人,整 隊排排站好,就像士官長帶阿兵哥那樣,
然後男女分開,分別關入自己的牢房體驗一下滋味。
這個舊監獄也是澳洲的江洋大盜Ned Kelly最後被判死刑吊死的地方,
現場也展示他在1880年左右製作厚達五公分的鐵盔甲。
在一場槍戰中,三名警察被槍殺,Ned Kelly與幫眾靠著鐵盔甲全身而退。
他被捕後,警方內部還有個不小的爭論,
討論要不要銷毀鐵盔甲,免得將來別的壞人也有樣學樣。
從這一天的"觀光",就越發覺我跟丹尼蘇真是不一樣
原來真的有人對參觀監獄有興趣
我走在當中,只覺得毛骨悚然
只在門口看著,
不敢走進任何一個曾經關犯人的牢房
但是丹尼蘇他ㄌㄟ......
每個牢房裡的展覽都看得好仔細,如入無人之地 (阿本來就是這樣呀)
他每一個樓層,上上下下,
左左右右,
......都想去看一看。
於是我往人多的地方靠近......
誰知說書人正說著曾關在這邊的死刑犯的總總恐怖行徑
(啊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)
花錢陪丹尼蘇來逛監獄,我覺得自己真是偉大。
之後,我又陪丹尼蘇去一個地方
登登,這裡光明多啦~
墨爾本博物館,目前正在展覽007
丹尼蘇對007沒什麼興趣,(因為007是假的,他說。)
他只對"真的"東西很有興趣
就算是石頭他也覺得很有看頭
他說了好幾次的"真是太奇妙了。"
認識他那麼久,我今天才知道他這麼愛昆蟲..
他說小時候他也玩過標本,抓昆蟲,泡福瑪林......
以前我都給玩昆蟲標本的人貼了個"敬而遠之"的標籤,覺得他們一定受不了像我這樣粗心的人。
今天算是證實了我的結論: 標籤真的是偏見
博物館裡的展覽,也是有讓我起共鳴的,例如"失落的一代"
這個展覽說明不可拍照,所以我沒有留下相片
說的是過去澳洲社會曾用自己的眼光看待"窮人","下等人","單親",覺得小孩在那樣的環境下生活不好,認為應該送到"正確"的地方,於是造成好多破碎的家庭
而所謂的"正確"的地方居然大多數是"孤兒院",擁擠的孤兒院,一個修女平均要照顧50個小孩的孤兒院
你能想像父母都健在的孤兒嗎?
有一面牆貼滿了"立即貼",是讓參觀者留言,每一張都是血淚,
其中有一張寫著: 我的爺爺是孤兒,他還在找他的媽媽。
真是人間悲劇
看著那樣的紀錄,我眼淚不停的流著
(現在回想,還是覺得好心酸)
丹尼蘇拍拍我的肩,陪我去看外面看"今天來陪孩子"的家庭
對呀,博物館這邊真的有很多"攜小"的年輕家庭。
寫到這邊覺得心情好沉重喔
又是監獄又是孤兒院的
下一篇來說說吃的好了 ^^